close

 < 第三天>
   上午 恆春半島
(斯卡羅文史景點)
 ※ 文史工作志工 ~
     陳佩君小姐解說導覽 

465669.jpg

    ※ 下午賦歸!

************

<斯卡羅>

根據陳耀昌醫師小說【傀儡花】改編而成的公視大戲

故事真實場景在恆春半島。

第一場景

大灣:海景無敵,沙灘多馬鞍藤。

遠眺

大尖山(海拔318M,墾丁大尖石山,墾丁的地標,目前未開放登山)在《斯卡羅》第一集或者是官方發佈的劇照中,都可以看到這個遼闊的草地與高聳的山陵,一開始編輯看到時候,還以為這部片是在國外拍攝,沒想到拍攝地點是在台灣!在劇中,這座山是斯卡羅族群的聖山,斯卡羅部落進行重要儀式或者是打仗前都會在這裡祈福,這座壯觀又遼闊的山是位於台灣墾丁國家公園內的「大尖石山」,同時也是墾丁國家公園的地標。大尖石山海拔有318公尺,雖然沒有很高但因為附近地面較低平,顯得大尖石山非常高聳突出,特別的是從不同面看過去有有著不同的樣貌。

 

2022223_220309_22.jpg

2022223_220309_19.jpg

我們一行人被帶領到大灣,走海灘。

先來個團體照↓

2022223_220309_18.jpg

2022223_220309_23.jpg

2022223_220309_20.jpg

2022223_220309_1.jpg

座自山首向海上

寶主飛來駐台海

陳耀昌醫師就由這座八寶公主廟所供奉的

荷蘭公主傳說而引發靈感寫成

真實歷史人物&虛構情節的故事,

其中只有一個虛構人物~蝶妹。

當年荷蘭軍艦砲轟恆春半到燒殺擄掠雞犬不留,

原住民慘遭滅村。族長交代:

紅髮藍眼者格殺勿論。

由金獎導演曹瑞原執導,耗時3年籌備、改編自小說《傀儡花》的公視史詩級巨作《斯卡羅》,自8月14日首播之後,在全台引發了熱烈迴響,在各大頻道都收視亮眼,更在Netflix台灣排行拿下第一名寶座,成功讓台灣民眾回顧154年前「羅妹號事件」歷史,也讓大家重新認識這段屬於台灣的關鍵歷史。

2022223_220309_21.jpg

穗花棋盤腳從菲律賓飄過巴士海峽而落地生根茁壯,

此時也有殘花散於地。

 

「墾丁」地理名稱只是個「里」:

屏東縣恆春鎮墾丁里,南灣里。

屏東市到恆春鎮,1.5小時車程的距離。

2022223_220309_6.jpg

軟腳蝦隊長賢伉儷↑

走上龜山步道上觀景台俯瞰南灣:

2022223_220309_15.jpg

2022223_220309_14.jpg

2022223_220309_13.jpg

2022223_220309_12.jpg

2022223_220309_11.jpg

2022223_220309_10.jpg

2022223_220309_9.jpg

遠眺俯瞰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2022223_220309_5.jpg

荊樹又稱黃荊條,屬灌木樹種,俗稱「千年鋸不得板,萬年架不得橋」,也就是永遠長不大的意思。在萍鄉蘆溪鎮
 人民政府南面100米的筱山石縫中,有一棵黃荊樹:樹榦圍2.2米,高15米,已歷千餘年,號稱荊紫王
  黃荊,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密被細絨毛。葉對生;掌狀複葉,縣長柄,小葉片橢圓狀卵形,中間的小葉片最大,兩側次第減小,先端長尖,基部楔形,全緣或淺波狀,上面淡綠色,有稀疏短毛和細油點。下面白色,密被白色絨毛。圓錐花序,頂生;萼鐘形,下半部包於宿萼內,生於向陽山地。

黃荊樹 -藥用價值

 

  黃荊樹果實(黃荊子)及根、莖、葉可入葯;四季均可采,以夏秋採收為好。
  ◆根、莖洗凈切段晒乾,葉、果陰乾備用,葉亦可鮮用。根、莖:清熱止咳,化痰截瘧。用於支氣管炎,瘧疾,肝炎;
  ◆ 葉:化濕截瘧。用於感冒,腸炎,痢疾,瘧疾,泌尿系感染;外用治濕疹,皮炎,腳癬,煎湯外洗;
  ◆果實:止咳平喘,理氣止痛。用於咳嗽哮喘,胃痛,消化不良,腸炎,痢疾。 
  ◆鮮葉:搗爛敷,治蟲、蛇咬傷,滅蚊。鮮全株:滅蛆。

黃荊樹 -實用價值

 

  黃荊枝製作的髻釵,古代貧家婦女常用之。唐李山甫《貧女》詩: 平生不識繡衣裳,閑把荊釵亦自傷。
  明 潘紱《老女吟》:無端忽聽鄰家語,笑整荊釵獨閉門。黃荊樹還可作盆景,觀賞效果極佳。

黃荊,枝條硬而直,可當教鞭。

黃荊,春夏開紫色花,可萃取精油。

嫩葉可食,可泡茶(黃荊茶)

2022223_220309_8.jpg

第二場景

俯瞰

恆春縱谷平原:

橋→社寮村→新街→關公廟→(台灣最南端純客家村)

山腳下是貓仔社。保力溪

.......

其實,落山風冷颼颼,伙伴忙拍照,我有聽沒有到。

走著走著,回到三十多年前,

我倆帶著兩個幼稚園階段的孩子,走過這些步道。

走上至高點,發現幾千萬年前遺跡?

2022223_220309_9.jpg

2022223_220309_7.jpg

2022223_220309_2.jpg

 

恆春舊稱「瑯嶠」,瑯嶠(又稱娘嬌、琅嶠、娘嬌、浪嶠)一詞為排灣族語的漢字音譯,其最早見於荷蘭史料,音譯為Longkiauw-Lonckjau。日本在恆春半島發動牡丹社事件後,清朝政府才正式重視恆春,並於清光緒元年(1875)派欽差大臣沈葆楨來台巡視,且接受沈氏之議於琅嶠設恆春縣,而恆春鎮是民國35年1月16日才真正誕生,成為縣轄區內的一個鎮級行政組織。

台灣通史有言:南起瑯橋,北至雞籠。

從高鐵左營站2號出口,搭9187快線,1.5小時即可到恆春海生館站。

感恩

祝福

 

 

 

arrow
arrow

    阿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