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小星星」——每個孩子都是獨心中的小一無二的【文/黃明秀 臺北市教育e週報編輯】




 看過印度片「心中的小星星」,心有戚戚焉,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需要大人用心了解,但大人付出耐心去了解孩子的心聲嗎?大人除了要求孩子聽話、用功,大人聽到孩子無助的求救嗎?



 伊翔是個八歲小學三年級的學生,翻開他的簿本字體潦草錯字連篇,實在無法讀懂他在寫些什麼,考卷上更是布滿紅色叉叉,上課時,他不是發呆就是看著窗外,學校對他而言是痛苦的牢籠,學校老師只關心作業、成績、秩序,伊翔成了老師眼中的問題學生,每每動輒得咎,飽受同學異樣眼光,遭來無情恥笑。考卷被小狗扯爛、翹課、考試零分,伊翔不斷闖禍,爸媽忍無可忍,決定將他送到一所以管教嚴格聞名的寄宿學校,期望他能改頭換面,成為爸媽心目中的「乖小孩」、「好小孩」。



 伊翔被迫離家到了新學校,龐大的功課加上老師疲勞轟炸的教學,他聽不懂也不會寫,再度被老師視為壞學生,老師責備他不用功、不認真、不專心,永遠被打紅色叉叉的考卷、簿本,又成為同學嘲笑的對象,伊翔漸漸失去活力、畏縮膽怯,尤其爸媽不在身邊,讓他更感到孤單、無奈,他鬱鬱寡歡,愁眉不展,再也沒有可以吸引他的東西,他充滿了挫敗感,鎮日垂頭喪氣。



 就在這時候,學校來了一位新的美術老師——尼康,當所有學生緊緊被新老師的活力和熱情吸引,但伊翔仍是無精打采,提不起勁,新老師尼康鍥而不捨找出伊翔不快樂的原因,還追根究底探究伊翔學習困難所在。到伊翔家拜訪伊翔的爸媽,告訴他們伊翔對於認字、數學學習上的困難,但並不代表伊翔就是個愚笨的孩子,伊翔的爸媽帶尼康老師參觀伊翔的房間,尼康老師驚豔於伊翔的繪畫世界色彩鮮豔,多采多姿,充滿創意,伊翔用彩筆,豐沛不絕的想像,遨遊壯麗天際,拜訪遠古的噴火龍、宇宙的星球,還有數不清的花朵、彩虹和各色飛鳥游魚伴隨著他,一本伊翔繪製遠離家人的動畫繪本,讓人看了心酸。



 尼康老師懇求校長請老師們降低對伊翔的要求,他利用課餘時間個別輔導伊翔,尼康老師耐心放慢腳步,採用伊翔能夠理解的方式指導伊翔,一步一步慢慢來,以「8」字的練習為例,從大肌肉練習開始,由大而小,慢慢縮小寫字的方格,伊翔終於成功的在小方格裡寫出完整的「8」字。伊翔也能慢慢流利念出課文,尼康老師真是伊翔生命中的貴人。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有的人學得快,有的人學得慢;有的人擅長國語,有的人專長數學;有的人跑得快,有的人跑得慢;每個人用適合自己的方式學習,家長、老師不應要求所有孩子都要以相同規格成長、學習。當伊翔的考卷、本子被打上紅色大叉叉時,爸媽和老師以不用功、不認真所有負面評語加在伊翔身上,還好尼康老師細心的解讀隱藏在那些紅色大叉叉裡的求救訊息,如果不是尼康老師出現,伊翔的命運不堪設想。



 「心中的小星星」非常值得家長和老師觀賞,期盼大家面對孩子的特異行為時,能多一份關注、多一分細心與耐心,當孩子搗蛋頑皮時,他是否正傳達他需要幫助的訊息?當孩子沉默不語時,他是否正發出求救的呼喚?就讓我們都能成為孩子生命中的貴人!


 


<北市教育e週報>第569期


http://etweb.tp.edu.tw/epa/paper_show.aspx?EDM=EPS20120825222126ODF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