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古老的故事曾聽說:強盜綁架小孩,先不動聲色的給他吃魚,看他筷子夾魚的那一部份,決定勒索多少,如先吃魚頭和魚肚,是比較富有者,如果只吃魚眼睛,那就是被寵上天的小孩,贖金自然就高些;如果連魚都沒看過,也不會吃魚的小孩,則是窮人家的孩子。我想,這應該是內陸地區的綁匪判斷規則,生長在海域的台灣人,餐桌上有魚應該是平常的事;倒是這些年魚獲量大減吧?魚相對的變成了比較高價位的食材了!你是吃魚哪個部位的人?這是第五次「飲食文學」課,老師的開場白。


此次上課的重點在於「地域性」的飲食習慣,介紹的文章有林海音的〈蟹殼黃〉、林少雯的〈四炆四炒〉、陳淑瑤的〈落雨炸〉、蔡珠兒的〈今晚飲靚湯〉,另外還介紹了一本書──張詠捷的《食物戀》。


由於《食物戀》這本書依然是排行暢銷書,網路略可一窺小部分內容,或許書本身最有價值的部分是在於攝影的圖片,據說,出書後,有些當時參與此書中許多傳統料理實際操作的老者,已經不在了,作者感慨,若他的心願沒及時去實踐,再延誤個幾年,說不定再也尋不回往日記憶中對食物的那種感情。藉由網路資料,摘路一段作者的自序──


但我就是死心塌地的喜愛鄉下菜。在鄉下,我們甚至不用「料理」這兩個字,而是直接說咱今日來「煮」個湯,或「炒」個米粉、「爌」個排骨……


記憶裡,阿嬤灶間小窗台上的綠色玻璃粗鹽罐子,就是唯一的調味料。鹽巴最能喚醒食物的原味,而那理直氣壯的原味也好像自信地告訴我們,「沒別的,只有鹽巴,就是這樣!」


是啊!沒有囉嗦而需費時調製的醬料,就是鹽巴!海邊的人最瞭解,來自於海洋,與陽光合作而成的鹽巴,就是最好的調味料;在水火融和過程中,鹽巴將隱藏在食物細胞裡的原味,完全釋放出來,甚至連陽光的氣味都融入湯菜中。


一向愛吃的我,暫時放下相機,開始拿起鍋鏟向長輩學習烹煮傳統菜餚,不為什麼,僅僅是愛,愛澎湖這個小島,愛小島的故事,愛上天賜予小島生養萬物的一切。


拿相機與鍋鏟,其實一點也不衝突,因為拍照或書寫食譜,都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熱情——對食物的熱情、對生命的熱情,毫無保留的融會在湯菜與底片裡。


我想,此書一定能喚起許多澎湖人共同的記憶,這應是一本特定區域性的飲食文化傳承書籍,確有其存在價值!老師有提及其中一篇〈大蛤包飯〉,書中還有作法:


先準備一些糯米,份量隨大蛤的數量增減,洗淨後在清水裡浸泡三小時,待米心沁透後瀝乾,加入少許鹽巴調味。大蛤洗淨泡水吐沙後,用小刀掰開蛤殼,將糯米塞入,份量不要太滿,以免在烹煮過程中,漲熟的糯米將蛤殼撐開而溢出米粒來。合起蛤殼同時,順勢用棉線繞捆兩圈,再綁緊。最後將包好的大蛤放進鍋裡,加水淹過蛤殼。


先以大火煮滾,再轉小火悶煮,並隨時注意添水,不要乾焦了底,大約悶煮半個鐘頭左右,鍋水近底,聞到鮮甜味的時候,大蛤包飯就差不多熟透了。


文字看來作法並不難,大蛤包飯不只是食物單純的美味,而是作者想傳達食物背後的習俗、清明時的童年記憶。若要依著作也不難,難的是現在不太買得到作者說的大蛤仔,時過境遷、事過習改,留下的只有記憶而已!


林海音〈蟹殼黃〉


重讀一遍〈蟹殼黃〉,覺得溫馨又有趣。幾個不同方向來台的人,帶著家鄉學的一點作食物的本領,在台北某個站牌前開起了一家早餐店──「家鄉館」,廣東來的客家人作蟹殼黃、山東大漢作小籠包子、後來又來個江南人作開口笑,這客家人作蟹殼黃生意,也就取綽號叫蟹殼黃,他是店主,合夥人來來去去總是不歡而散,最後他僱用了一個台灣本地小姐阿嬌,卻意外的促成一樁好事,結為夫妻,共同經營他的家鄉館。


這是一篇非常生活化的文章,作者藉由吃早餐的那些時間,觀察出一家店的人、事、物的變化。其中人事的衝突,最主要的原因在於每個人生長的地方不同,造成語言上、習慣上的差異,如果包容度不夠,就產生了去留的問題,但嚴格說,他們也並無啥深仇大恨,所以文章最後蟹殼黃跟阿嬌結婚了,座上客就是來來去去的這些人。


葉老師說,作者是有意識的寫這篇文章,或許吧!雖不知作者成文時是在何年何月,但族群問題一直存在在這個社會裡,每個人的習性或許因生長環境的不同而有差異,但每個地方的食物,如果好吃,大家並不會因為是某個地方的人作的,而就排斥不去吃它,食物其實可以當人情間的黏合劑,只要心裡不存偏執,自然接受度就高了!


林少雯的〈四炆四炒〉


「炆」是用大鍋烹煮,「炒」是用大鍋快炒。這八道經典名菜,是客家人運用全豬來料裡的極致……


「四炆」:炆爌肉、菜頭炆排骨、肥湯炆筍乾、酸菜炆豬肚等……


「四炒」:客家小炒、豬腸炒薑絲、鴉血炒韭菜、豬肺黃梨炒木耳等……


老師還補充客家菜有四種特色,由於客家人移民台灣較晚,所以住的地方多為貧瘠的山區,食物取得較辛苦,農作也需付出較多勞力,因此客家人的飲食習慣,有其現實生活的考量面,充分利用取得不易的食物,若當季吃不完,也會想方設法作保存,因此客家飲食有四個特色:


鹹──可下飯,勞力者出汗多,補充鹽分。


油──油水多,可補充體力。


陳──醃漬、乾曬食品多。


香──煮食內臟,為了去腥,所以需大量用香料食材。


以上四炆四炒,就算不是客家餐廳,好像也都點得到,一般家常,主婦若有點烹調手藝,作起來也絕不比餐廳差。許多傳統食物,因為美味,大眾多能接受,漸漸的就跨越了地域性的限制,而成了普羅大眾的美食,如菜頭炆排骨是冬天餐桌常有的佳餚,客家小炒偶爾也會自備些材料幫家人打打牙祭,而薑絲大腸更是逢客家餐廳必點……喔!想到那酸味,真教人食欲大增啊!


陳淑瑤的〈落雨炸〉


這真是一篇香味四溢的美食文選,在一個下雨的日子,慢悠悠的過著農村生活,這篇〈落雨炸〉是作者常篇小說《流水帳》裡的一個篇章。駱以軍給此書的評語是:


陳淑瑤在其中創造了一種綿長慢速、恍惚夢境的小說時間。在那樣日子如黃曆一頁一頁翻去的「每日家,情思睡昏昏」的慢速中,地也老了,天也荒了,少女的春心靜物素描,變成一種奇異的,深邃迷離的時光長廊。它充滿了發光、積塵、像貓爪印般的碎物細節。故事卻又旖旎凶險,讓你無法不魅惑著看完全書。


這樣的本土小說也有另一個極端否定的評語:「充滿瑣碎細節的流水帳,讀起來痛苦萬分……作者好像都在自言自語,完全無意經營故事情節……」葉老師也提醒同學,沒有情節的小說更難寫,作者如果沒有文字功力,的確很難在小事上作詳細、綿密的敘述,但這的確也考驗著讀者的耐心是否足夠。


整篇〈落雨炸〉有一個特色,全是講女人的瑣事,沒甚麼建設性,卻又是真真實實的生活,日子是在一個下雨天,百無聊賴,孩子又嘴饞想吃些油炸的食物,文中有一股細細的情感流動,擔心下雨瓜收成不好影響生計、覺得炸物油太浪費、羨慕可以搬離小島到高雄生活的媳婦等……,的確像是條裹腳布,如果沒有類似作者慢悠悠的心情,如何欣賞這樣慢悠悠的文章?


小時候也有全家總動員炸東西吃的經驗,的確如文中所言,但文中炸的是番薯、芋頭、高麗菜、肉丸……,印象中爸爸炸的是甜甜圈、開口笑,都是麵粉類製品,記憶太過遙遠,但油炸的香味猶存!


落雨炸的香味,將村裡人的鼻子都喚醒了,炸出來的東西還可「莊頭分到莊尾」,忠實呈現有福同享的一種鄉土情懷,這在都市生活已成一種絕響!飲食文學的確也有忠實記錄社會史實的功能,文字記錄著已失去的風土民情,的確可供後世緬懷!


蔡珠兒〈今晚飲靚湯〉


蔡珠兒,臺灣大學中文系、英國伯明翰大學 文化研究系畢業,曾任《中國時報》記者多年,熱愛植物及食物,現居香港專事寫作,自封為專業的家庭主女,全職的自然及社會觀察員。貪吃好玩愛美,心智的砝碼永遠在兩端平衡擺蕩,一端是幽寂的自然萬象,一端是擾攘的社會景觀,一九九七年移居香港后,對嶺南發生莫大興趣,遂孜孜穿梭港粵的方物風土,游走于市井的民俗文化。蔡襄《荔枝譜》中言道:剝之凝如水晶,食之消如絳雪。一如仙果般靈透曼妙的奇女子蔡珠兒,在本書中以其發達的知性治名物之學,出入歷史,勾勒花草禽魚的身世,為它們找回時間脈絡里的痕跡、記憶與身份;加之渾然天成的幽默感與同情心,交揉出知感交融的獨特文體。此外,諸多篇章更添加了人間煙火,美食佳肴出自她口,每每簡短數語,便能召喚其香魂,具現其形色,招人垂涎,成就出色香味俱全的美味文章。


〈今晚飲靚湯〉是作者《南方絳雪》書其中的一篇,寫的是香港的煲湯文化,其中一段文字特美,不得不將它打字出來:


……香港最獨特的味覺景致,是尋常人家的老火煲湯。下午才兩三點,各家的廚房傳來一陣輕微騷動後,不久就開始氤氤氳氳的漂出氣味來,起初飄渺而平淡,還夾有生腥之氣與糙澀之感;漸漸漸漸地,那味道就像釀酒般醇了又冽了,頑冥化為乖馴,腥澀轉為鮮腴,原先的虛無飄渺也坐實為濃郁稠厚,此時已是華燈初上的薄暮時分,湯的氣味混合著萬家燈火,瀰漫懸浮在城市的半空中。


作者用細緻的筆觸形容這抽象的氛圍,不得不佩服其寫作功力,她將香港的湯品種類、作法、功效、社會意義作巨細靡遺的陳述,而且文章有著濃厚的文學性。


〈今晚飲靚湯〉的「靚」是無法說出其湯究竟好在哪裡的概括辭──其湯單薄木訥,然而似淡實濃,精華內蘊,一口入喉,令人頓覺齒頰留香、口舌生津,通體舒暢熨貼……


文章中所介紹的湯品真是琳瑯滿目,但香港煲湯注重其養身功能,有其地方的特性及文化背景。其中一段更敘述了傳統養生學中的「以形補形」,也教人開了眼界!


蔡珠兒的飲食文學,個人認為是此輩中寫得最好的一個,實用性及典故兼顧,但或許其生活中較無憂患,反而少了一點飲食給人的感動之情,僅個人拙見!


                                                                                                             2011/10/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