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1/05/21  下晝2:30~4:30


領讀者: 黃永達 博士


主持人: 張淑玲 老師


列席:林賢亮、黃子堯夫婦、徐碧琇、劉慧真、許瑞琴、李漢華、李碧珠、邱逢正、左春香、陳淑芳


 


主持人開場:


    今晡日「客家筆會」第一擺自由形式个座談會開始咧!有請黃教授來領讀。大家對黃博士識著有伸哦!佢從資訊工程轉到客家文學个領域,係一位盡優秀又有心个前行者。順續仔,感謝碧琇同張先生布置恁有氣氛个位所,分兜使用。


 


領讀者  黃永達:


    座談主題係舊年第一屆桐花文學獎,筆會兩篇入選个作品──張捷明<十面桐花>,莊華堂<白色季節>,佢兩儕得獎易無簡單。張捷明全篇用盡烏个客語來寫,莊華堂華客摻等來寫。希望在座各位,愛有「攻佔山頭个目標」──多多參加比賽,乜愛有志氣來得獎个目標,大自家盡量用客語來表達啊!


   張捷明<十面桐花>得到「散文類」佳作第一。嚴條講,有「十二面」,佢分14部分,用「詩仔」个想法來寫,有「散文詩」个味道,用「擬人法」從「桐花」个各面向、各角度來書寫。


    莊華堂<白色季節>得到「短篇小說類」佳作第三。這寫該係南庄个故事,客家人、賽夏族恩恩怨怨,當「寫實」,拗蠻有意思,莊先生對客家文化異熟絡,感情盡醹,表達異豐富。


    寫小說全部用客家話來寫,無恁該!係講文學這兜藝術創作離不開「共通語言」──就係「興趣」,像阿堯哥本成係模具工程師,仰會行在這客語書寫个路項呢?


 


劉慧真:


  聽玉嬌採訪桐花文學獎个評審,林黛嫚、吳晟……佢兜毋識客語,吳晟講:「看就知」,佢憑厥感覺用揣仔來看作品个愐法,恁樣敢有準?


 


張淑玲:


    這講著吾心肝肚,舊年「中箭落馬」,就單淨譴到心肚無位好講。係講評審毋係客家人,佢對作品後背个客家文化做盡毋知个情況之下,分人判生死,難免造成「遺珠之憾」咧!講「看字就知意思」,忒潦草兜咧!做得分人「反面思考」一下。


 


李漢華:


    堅持客家文學獎愛用客家話來寫,仰仔思考就仰仔書寫。國立教育大學台文研究所所長向陽識講過:「創作者毋會思考到市場取向,係仰般个」。


 


劉慧真:


    二十年前就用客語寫詩仔,吾客家創作慣勢用客家語寫。毋過,電腦時代客語書寫有障礙。除了造字檔,流通方面乜無利便──對方無一定有輸入軟體內件啊!


 


李漢華:


    過渡時期,用教育部頒定客家用字,摎漢語通用拼音來寫。


 


邱逢正:


    客語用字大家做得來吾「台灣教師協會」網站下載使用。各位有靈感就煞猛寫出來,你得吔獎三擺就會變評審。三頭兩日,敢有恁簡單?吾婆輒輒講:「一日無講古,三頭兩日就背了祖」。


 


林賢亮:


    係德文系出來个,堅持「先有話,正有文學」。大一、大二練習語言,大三、大四正讀文學。先寫詩,再寫散文,再過來寫小說。


 


劉慧真:


    莊華堂<白色季節>得佳作,做得咧!佢這篇忒過多个歷史訊息,妨礙吔厥小說个結構。題目較無適當,毋知所講係麼个;題目摎內容硬仃仃,無明顯个「意象」;講愛情因為族群有阻礙,台灣相對日本,這方面忒硬。歸篇仔愛講个事情忒多咧!還有愛表達个感情忒太複雜,包含原住民、客家族群、學佬人摎日本人,還有三代之間恩恩怨怨,實在愛用「長篇小說」來處理,正做得。


 


張淑玲:


    係分莊先生充足个內容空間來寫這篇,相信會係當好个作品。𠊎來分享張先生个<十面桐花>,這篇結構有一息仔鬆散,假使講十二條寫作个思考路線,較平均兜仔較理想。佢對桐花盡有了解,文章裡背个用字用詞、描寫个意境,都相當有水準好,評審應該分佢還較好个獎項。


 


左春香:


  無看著其他篇得獎个作品,做毌得比較。<白色季節>講男女主角在緣份項像有吔無个感情,還有最後發現兩儕竟然係「同父異母」个命運安排,分感覺到底桐花獎个標準係恁吔?評審个看法摎心態又係麼个?


 


劉慧真:


  單淨就作品本身來討論定定。


 


黃永達:


    慧真分析當有理。


 


劉慧真:


    對「油桐花」,吾生活經驗無半滴仔。係「雪」?聽一位電台主持人講過,厥阿公、阿婆對該桐花飄到歸條路个白白淰淰,對生計無任何个幫助,故所無半點好感咧!


 


張淑玲:


    二十零年前,我同吾先生交往个時節,第一擺在台三線看著「五月雪」,就對佢个「靚」有盡深个感想。這係客委會營造出來个,花靚摎土地感情,下車兩腳貼著地泥項去行,就有感覺。這種分人難忘个美好經驗,最先係分人有一息仔勉強,毋過最後嗄變成全臺灣盡靚个客家印象。


 


劉慧真:


    對桐花,再聯想,再去寫出創作,當多人工去種。阿淘哥講,客委會做著當成功。毋過,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个老樹剷除徙走,換種油桐樹,這種人工化个桐花路,係一種「不可承受个重」。對這種个文化愐法,到底係愛讚揚?還係愛檢討?


   「桐花獎」,佢比賽个目的還有創造个意象,到底係白雪、愛情、美麗、土地、感恩?


   「桐花『祭』」摎嘉年華形式,有文化族群退化个危機,漸漸仔行到淺碟文化去咧!日本時代桐油做油漆,樹梗做屐仔、番仔火箋,范文芳个新詩<油桐花>,可能詩人還細時節捻過桐子。所以就單淨唱歌跳舞,顯毋出原本政府造林計畫个推廣,鼓勵大家種油桐樹,無愐著投機販仔想愛用油桐來摻假,替換梧桐樹銷去日本,嗄分日本人識破價樹大落,再加化學合成个原料乜漸漸替代桐油,故所,失去經濟價值个油桐樹,就在無意間變成現下開淰山坪个「美麗的錯誤」。


 


左春香:


    葉日松先生童謠<油桐花>,就係有詩人童年个經驗,佢在油桐樹下發个夢,係無管別人仰般想,就恁樣逍遙自在──「帝力於我何有哉」?


    何石松博士乜識講,頭擺「油桐花」係注重在厥產業價值,歇在山肚个窮苦人根本無心性去欣賞;這下,人食飽太閒,正營造恁「牽強」个「美麗个錯誤」──同台北「義民祭」共樣,公部門辦理,就失忒該味緒咧!故所,有「北油桐、南夜合」个講法。毋管政府抑係外力來主導,有好有壞,俚愛講乜愛寫。


 


劉慧真:


    像「台灣文學館」客家獎,三年正輪一擺,隱隱感覺著,客家文化經營,分人放在體制文化邊緣,大學院系,無正經个「客家系」。吾个書寫,除咧攻佔山頭係目標以外,乜愛寫歸個客家,大家共下來較煞猛兜吔!


    教育部隔年辦理个客家文學獎,吾有一首傷悲有關228个詩仔,嗄分佢兜配等客家歡樂个歌曲,本成𠊎愛表達个感情,就走忒咧!負責這兜事項个工作人員,也無愐著愛問一下作者个本旦意思,就大主大意去安排,實在還無結無煞!


 


黃子堯理事長結論:


    公部門舉辦各種客家活動,營造有客家个情境,大體全係因為選舉政策个關係,這樣行下去,就容易造成像禾串仔共樣个「邊緣化」,客家人个位置在哪位?就像今年「桐花祭」簡化儀式,變成「桐花季」咧哩!


   再講,鼓勵客家鄉親,可以盡力去寫文章,假使無發表過个作品,就做得拿去參加比賽。毋管自家感覺寫吔好還係毋好,就分讀者自家去讀、去評判。所有𠊎有下背幾點个感想愛講:


1.     兩篇比較,張捷明<十面桐花>係小題大做;莊華堂<白色季節>係大題小做,這係兩儕表現手法最大个差別。


2.     用桐花做經驗,捻油桐子賣來過日个時節,歇在山肚个人正有看著。油桐花有毒,跌在地泥項滑滑會溜人,該央時,屋下無心性種,仰會上山看花呢?隨時代發展,這下人會種、會培養、會欣賞,這全全係人為製造出个。


3.     「桐花徵文比賽」用相片摎500字說明。公關公司請作家季季、葉日松摎共下作評審,毋係全部都有客家背景,恁樣敢適當?過再講「台灣文學館」詩組評審,曾貴海、利玉芳摎𠊎三儕,一共有19篇,曾貴海識想愛取南部陳寧貴个文章,毋過毋同意,因為 陳 先生係用華語翻作客話个方式來寫,故所,感覺任何關於客家文學个比賽,最好由客家背景个評審,較理想。


    文學最餳人个特性,就係精神摎語言个力量,所謂「語言文學」就係恁樣!過渡時期,做得華語翻作客語。像<白色季節>,華客併用,雖然內容裡肚有客家元素,毋過盡打爽,嗄少吔客家語言特有个味緒摎力量。雖然用客家愐法、用客家話、用客語字來寫,可能速度會較慢,毋過無相干。就像現時个徐兆泉先生,去摎《小王子》這本書翻作客語,乜對客家文學,有盡大个貢獻。所以無論聽、說、讀、寫、作,都盡需要有心个客家鄉親,去投入、去試驗,肯去寫、肯去嘗試,恁樣客家文學就有希望。


 



 


 *************************************************************


 


  後記: 


 



本文刊於【客家文學 】第五期  2011年6月出版   


 



從事本篇的紀錄與整理,阿芳吃足苦頭。因為討論過程中,與會鄉親華語、客語穿插使用,除了耳背,也礙於個人識見淺陋,很多無法臨摹呈現原貌,多虧【客家文學】執行編輯林櫻蕙老師鼎力協助,三番兩次以電話就文稿校對,每次溝通聽後,耳朵幾乎長繭。


 


她沒蒞臨現場,卻能捕捉到與會貴賓談論的精髓。精準的字斟句酌,讓文字到位零失誤。感佩之餘,更慶幸教育界、客語文學界,有這麼一朵奇葩!也不禁感嘆 [阿芳老矣!倘能飯否? ]


 


這位小姑獨處的萬巒小姑娘,目前服務於基隆市碇內國小,任高年級導師,擅長以閱讀國語日報做為 [班級經營 ];熱愛寫作,尤其近年參加客語文學各項競賽,表現卓越。秀外慧中,美麗大方,年輕小伙子,何不放馬過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以上桐花美照取自格友 陳老師<2011桐花>  感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