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 y ueh的分享】


 


一位比丘寫給父母的一封信


這是一位中國出家比丘寫給父母的信,寫得很平淡但很真實,足以反映中國共產黨無神論下中國一般百姓精神上與信仰的缺乏,但在內心又自然發出一股宗教信仰的力量,在無形中催促推動。這幾年來中國一切都以經濟利益掛帥,假借宗教歛財案件層出不窮,就連少林寺都改為公司形式,股票上市企業經營化,政協、人大都有出家人出任,與我們所理解的“佛”有很大的出入。這篇文章值得我們細讀。


 


爸:


  您好!



  隨著春節日漸逼近,我把自己出家前後的歲月作了一個深入的反思,又把是否還俗的問題,反反復復思惟了無數遍,現將深思熟慮的結果,同二老作一個彙報和溝通。因為我媽她不識字,故請將此信大意,向我媽清楚的解說一下!


  爸,您和我媽,辛辛苦苦把我拉扯大,又送我上學直至工作,可以說歷盡艱辛,徹耗了無數的心血。可惜我一直煩惱深重,做什麼事都一塌糊塗,沒有好好的孝敬一下二老。後來我為了解決心中日積月累的迷茫,為了尋求解脫,而去出家學佛,辜負了您們的重望。我今天至誠向您們致歉,心中也祈望有一天能得到您們的諒解!


  出家學佛三年,很走了一些彎路,也吃了一些冤枉的苦頭,但總算得到了一點點佛法的真實利益。現在我雖沒取得什麼成就,但與三年前那個迷迷糊糊、煩惱根深的我比起來,卻完完全全是有著天壤之別的兩個人。故我始終堅信,出家學佛是絕對正確的一條路。我出家之所以給家人帶來這麼大的困擾,只能怪佛法沒有弘揚到我們那裏去,您們大家都沒有進過寺廟,沒見過出家人,完全搞不懂出家是怎麼一回事,不知道出家人每天都幹些什麼,根本也意識不到佛法是何等的寶貴。如果您們真正認識了佛法,得到真實利益,哪怕只一點點,對我出家就會支持都來不及,哪里還會有絲毫的阻撓呢?


  佛法是什麼呢?就是佛陀徹底覺悟後,把他發現的宇宙人生的事實真相告訴我們,把人類身心所存在的問題和能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也通通告訴了我們。所有這些真理和方法,就是佛法。認識這些真理,掌握這些方法,再用自己的身心作為實驗室,親自去實踐和驗證佛法,通過長期反復不斷的熏修,就可以把自己從煩惱中解脫出來,從迷惑中解脫出來,從痛苦中解脫出來。這就是學佛。學佛可以解除我們的一切煩惱痛苦,這是千真萬確的一樁事。任何人只要肯,他就可以親自辦到這樁事。


  佛陀告訴我們六道輪回、因緣果報、苦空無常、緣起性空等事實真相,這是世間最可寶貴的真理。譬如說苦:哪一個人不苦?誰騙得了誰呢?若仔細地觀察周圍的人,哪一個不都是煩惱重重問題一大堆?每一個人都想逃避苦追求樂,卻沒有一個人真正做到過。又譬如說無常,無常是說世間一切人事物都沒有固定性、永恆性。萬事萬物都隨著一定的因緣條件而產生,又隨著這些因緣條件的消失而消失,總是處在一種永不停息的變化和生滅的過程中。比如我們的身體,一開始就註定要邁向衰老、病變和死亡。比如我們的心,從早到晚乃至作夢,經歷無數喜怒哀樂的情緒變化,每一天都有百千萬億種念頭生起又消亡。從這種變化的角度講,任何一種現象都只是短暫的存在一下而已,在這種遷流不息的變化中,我們不可能追求到一樣實在的東西。可惜,我們凡夫,沒有一個不被事物的種種假像所蒙蔽,被愚弄得團團轉。


   其實真理早就呈現在每個人眼前,只是我們不肯去面對和承認它。我們每天都聽到這個人病了,那個人死了,某某人瘋了,哪兒又出了事故死了多少人。每時每刻都在我們眼皮底下跳動的,通通是無常,可是我們總是抱著一種僥倖的心理,以為那些災禍是別人家的事,以為死亡還遠遠的不可能這麼早輪到我,有時災難真的降臨到頭上,也一如既往的認為好景仍會到來,未來還可以有各種美好的希望。


  這三年我見過好幾人死亡,其中一人還死在我懷裏。像家中也一樣,奶奶去世,我二叔暴斃,么舅媽、番林的哥都慘遭橫禍而亡,我的好朋友陳昆他爸中風半身癱患,他媽也服毒自殺了,還有表弟小杜榮蹲進了監牢,直至我姐夫得了肝癌……災禍可不管我們年齡大小,死神也從來不會給我們提前招呼一聲。我舉這些例子的意思,就是說無常是可怕的,生命是短促的,這個世間到處充斥著煩惱、痛苦和不幸。我們若能好好體驗自己的苦,經常觀察他人的苦,就會漸漸生起尋求解脫的動力;觀察世間無常變幻,就會漸漸開始覺悟,就會開始反思 ----那些弄得我們痛苦不堪的種種欲望,是不是真的值得我們去拼死命追求。


  爸,我常常想,我出家給二老帶來的損害,不是物質上的。即便我窮得沒有一分錢孝養您們,您的退休工資也可保證二老不餓肚子,更何況我二哥他們也不容許您們餓肚子的情況出現。如果說現在沒有房子住,很不踏實,您們也不曾露宿街頭呀,租別人的房子住也是一樣的遮風擋雨。千萬別打妄想又要拼死拼活去建一棟房子,完全沒有這個必要。像補魯嘎那棟老屋,當初我奶奶要趕我們出去,打了好幾架我都記得的。奶奶爭房子是為了留給我的幾個小叔叔住,可是到今天,在那棟四合院老屋住過的人,大奶、奶奶都去逝了,二叔也死了,我們家自己建了一棟新房子搬出去了,三叔四叔也遷居了,大娘、小娘嫁出去了,現在只有小中心一家住在那兒,將來又會換其他的人來住。就是我們家那棟新磚房,現在不也是走得一個不剩讓別人住了嗎?以前您為了幾窩地,跟唐占虎叔鬧得灰頭土臉,現在我們家那幾大片田地、果樹林園,不是通通都讓給別人了嗎?這就應了佛教的一句話“田也空,地也空,換了多少主人公!”田地還是那些田地,房子還是那些房子,可是耕田地、住房子的,活人換死人,新人換舊人,不知已換了多少了。這個世間一切事物“為我所用,非我所有”,不管什麼東西,我們有使用權暫時用一用,這就足夠了;所有權是靠不住的,死了就必須交出來。我一直想:等您們二老對佛法不那麼反感,能丟得下家中一大堆兒孫牽掛沒完沒了的閒雜事,那時我就把您們二老接到寺廟來好好的孝養,讓您們二老晚年能過上真正清淨安樂的生活,直至百年時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永遠的解決生老病死長劫輪回的痛苦。我一直巴望這一天能早一點到來,這也是我能想出的孝敬二老最好的辦法。故請二老不用再想建房子的問題。


  我又想,假使我還俗回家,聽從您們的意願,娶妻生子,整天都在二老面前服侍,這也解決不了問題呀,內在的煩惱沒有降伏,必定會有生存啦、健康啦、兒孫的學業婚姻啦、家庭不睦啦等等數不清的新麻煩來糾纏我們,直到死也不會有稍微喘息的機會,尤其是死亡降臨時,對沒有學佛的人,活著的人和將死的人,都是極其殘酷的折磨。


  死亡,這就是說,世間人無一例外的,註定都要以悲劇收場。假如他沒有學佛,沒有覺悟,那麼早死幾年遲死幾年實在沒有什麼區別,因為他白天和晚上的生活都叫做作夢。他從生到死永遠迷迷糊糊的,從來不曾瞭解過自己的生命是怎麼一回事,更別說做自己生命的主人了。然而悲劇絕不會因死亡而終止,六道輪回是千真萬確的存在的,死者只是丟掉這一期生命的軀殼,他的神識隨著他造下的善惡業力又會去投胎,孕生另一種軀殼,開始下一輪的悲劇。


  關於輪回這樁事,有的人是研讀佛經,通達了萬法唯心造的佛法義理,並通過自己觀察,而相信輪回的確存在。另一種人是在真誠的信仰和精進修持的過程中,偶然突破了四維空間的限制,看到或感受到種種不可思議的境界,這些親自獲得過佛菩薩“感應”的人,你就是打死他,他都要相信佛法的真實不虛,就象他眼前的人畜和腳下的大地一樣真實。


  同樣是死,不學佛的人,假學佛的人和真學佛的人,差別是如此巨大。許多念佛人臨終前幾天就知道自己要走了,早早處理好一切事,然後盤腿做在床上,在道友們的助念中安詳往生,象這種死其實不叫“死”,應該說他是歡歡喜喜、迫不及待的“生”到另一個比地球不知道強了多少百千萬倍的世界去了。世間人大多是死得極其驚怖,極其痛苦,我二叔和我奶奶,都是這樣死去的。我很清楚這其中的關鍵,所以一知我姐夫生了癌症,我就急著要把佛法介紹給他,又讓他到上師這裏來學法。倒不是說相信佛法一定能把他這種定業完全轉過來,讓他能起死回生並長命百歲,而是說:如果他能對佛法生起一念的恭敬心、懺悔心,都會淨除許多的業障,即便不可挽回的早逝,佛法僧三寶的加持力,也能使他下一世重新得到人身,而這一世接觸佛法種下的善根,將使他在來世獲得得度的因緣。不論早晚,只要開始學習佛法,就是了解自己生命的開始,若能親自去實踐佛法,必能漸漸改造自己的命運,最後完完全全的做自己生命的主人。


  爸,因為我們家鄉從來沒有出現過佛法、出家人和寺廟,大多數人都以為:肯定是受到什麼打擊才會去出家,在他們眼裏,做和尚的仿佛都是不可理議的怪物一般。我出家後,因為大家都不理解,難免有許多人會冷言冷語的諷刺幾句,您們也都認為是我使您們蒙受羞辱,丟了唐家十八代祖宗的臉。這恐怕就是我媽、我二哥全力反對我出家的根本原因。我說:別人冷言幾句,戳一下我們的脊樑骨,就會讓我們痛苦不堪、氣得吐血,這正說明了我們還很不成熟,把自己的苦樂建立在別人的讚歎和誹謗上,把自己的命運交由別人的看法所左右。其實,只要我們好好的生活,不做傷天害理之事,就能夠心安理得的過日子,別人要怎麼說,是他們自己的問題,跟我們有什麼相干呢?要說到丟臉,有什麼事比去變豬變狗做畜生更丟臉的呢?許多人活著時有頭有臉,風風光光不可一世,死了,跑去做畜生了,你說丟臉不丟臉!更有一大部分的人,因為所造的惡業,連做畜生的福報和資格都喪失了,他們死後做了其他更苦更慘的一類眾生。佛陀常說:“得人身者,如掌中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業力的牽引失掉人身,接下去的將是一段漫長久遠黑暗恐怖的惡夢。


  佛教要我們清楚的認識死亡,是為了讓我們能面對死亡、超越死亡,而不是逃避它、排斥它、恐懼它。但佛教絕不是對死亡的一種寄託,佛教的主旨,是讓我們活著的時候當下就獲得解脫、自在、安樂。


  不懂佛法的人,以為改變外在的環境,就可以使自己獲得快樂,這是一個非常錯誤的觀念。佛陀告訴我們:快樂與痛苦的根本並非取決與外在世界,而是來自於我們自己的心。如果不瞭解這一點,永遠也不可能獲得真正的快樂。比如世間一些“幸運兒”,生活事業愛情一帆風順,所要求的財富名利也統統都追求到了,可他始終得不到想像中的美滿幸福,他去吃喝玩樂尋求刺激,然後疲乏、空虛、無聊,然後又去尋求刺激麻醉……如果他不能聽聞到正法,將永遠沒有辦法瞭解自己那顆變幻無常的心,更無法去安撫和降伏自己的心,又怎麼可能獲得真正的快樂和解脫呢?


  學佛就是要我們轉變一些錯誤的觀念。比如說我媽,她抱定這樣一種觀念:要是我不還俗回去過她設想的那種生活,那麼她就不可能快樂起來,而且活下去也沒多大意思。她把她的苦樂強行與別人的行為掛鉤,想不痛苦,都是不可能的。如果能放下這個觀念,接受兒子出家這個事實,“他要出家,我有什麼辦法,就當他死了算了,我還是過自己的生活。”這樣一想,馬上可以輕鬆許多。其實就算我回家,我媽真會快樂起來嗎?難說得很,她馬上會多一大堆的問題:我工作能不能掙錢啦,討的媳婦孝不孝順啦,還有生的孫兒的健康、讀書等問題,那真的是操心到死都操心不完。


  爸,我現在鄭重表明我的態度:我堅決不願意還俗。在婚姻方面,我覺得最幸運的,就是還沒結婚,機緣就成熟出了家,沒有妻子兒女系縛,了無牽掛,多麼的自在灑脫。我見過許多糟糕的婚姻家庭,仔細思維婚姻的種種束縛和煩惱,視之如火坑、牢獄、枷鎖,避之惟恐不急,哪里還願意往裏面跳呢?退一萬步講,如果將來為照料二老,非還俗不可,我也絕對不會結婚的。


  其次在事業上,我對做官經商毫無興趣,而且我自知沒有那種福報,也沒有那種管理才能。從前我教書時,相當不快樂,後來到政協工作,依然很痛苦,我就知道問題不出在工作上。那時我就相信,即使我做了政協主席、縣委書記、省長,我也不會快樂起來,因為,我的問題是:對於生命的無知和迷茫,時時給我帶來種種痛苦。上次我姐夫對我說,某人參加公務員考試,都已當了什麼什麼官,他要我也去考。其實如果我志在當官,當初又何必辭掉政協的工作呢?我媽說,小顯剛都去新加坡留學了,多麼的風光,哪個不眼紅。換在三年前的我,一定會很羡慕,也可能激發我振作起來,再去拼搏一翻。可是現在,我對此連心都不會動一下。小顯剛他即便將來做了教授,乃至到火星上轉了一圈回來又能怎樣呢?如果不學佛,他永遠都只是生死的凡夫,有什麼用?這不是吃不到葡萄就說酸,也不是我有阿Q精神作怪。實際上,小顯剛和我,兩個人根本不能比較,就算一百個小顯剛,也沒有辦法比較。好比一群酣睡者,其中一個已漸漸蘇醒,這個人比之其餘大夢不醒者,那就可貴得多。


  爸,或許您說,學佛就學佛,為什麼非得捨棄雙親、家人、朋友去出家呢?的確,學佛不一定要出家,在家一樣可以學得很好。自我出家以來,非常幸運的碰到了慈悲的師長、熱心的師兄道友和護法居士,在他們的慈悲教誨、引導和幫助下,我才能漸漸步上了佛法的正軌。我還見過許多了不起的聖者,他們刻苦習修佛法,取得了大成就,獲得大安樂自在解脫,他們親證了佛陀所說的真理,把自己的全部智慧和精力,用來幫助一切眾生解除痛苦,引導他們走向覺悟和解脫。這些聖者所表現出的種種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忘我利他的大無畏精神,那種無條件慈悲普濟一切苦難眾生的高尚德行,使我深受感動。像臺灣的慧律法師,他從小一直到今天,一直被種種可怕惡疾糾纏折磨,可他自己從來不曾抱怨過一句命運,相反,他歡喜的接受這一切,一直以他那大慈悲、大智慧和無礙辯才宣講正法,傳播正法,使全世界無數迷惘的人看到真理的火花,從迷糊中漸漸蘇醒,漸漸從苦難中解脫出來,獲得新的生命。又比如我現在的上師,我親眼看到他以種種大智慧善巧方便幫助他的弟子們走向覺悟,親眼看到他以不可思議的加持力,幫助許多惡疾纏身的人、冤魂附體的人、身心不安的人解除了他們身心的劇苦,使這些人如脫胎換骨般獲得新生。


  因此我發願,要向這些聖者學習,要幫助有緣的人解除痛苦;要引導他們覺悟做佛,而且生生世世都去做這兩樁事情。佛法需要比丘來住持,更需要許多人發心來弘揚傳播才會興盛。若我還俗結婚,只能照顧好妻兒幾個人,而出家精進學佛,將來若能取得一點成就,勢必能利益更多的人。所以我發願要以出家為終生職業,把自己的生命全部奉獻給佛教事業,全部奉獻給苦難的眾生。


  或許您們會疑惑,佛教到底有什麼好處,值得這樣去追求?這個問題,實在要靠自己親自去實踐佛法以後才能體會。像上次和我二哥通電話,他可能也看了幾眼佛書,就想把我辯倒,打一開始,我就知道這種交談不會有什麼結果,後來果然不歡而散。我二哥要說的是世間錢財功利,我要說的無為法的清淨安樂,完全是兩種不同的論題,就像兩條平行線,拉得再長,也沒有碰頭的可能。如果只把佛法當作哲學知識來研究鑒賞,而不以嚴謹的態度去實心實行佛法的道理,那麼,佛法永遠也不會同我們發生任何關係,也根本不可能真正瞭解佛法。就像研究一顆糖果的配方原料色香味道,卻不放在嘴裏親自咀嚼品嘗,能說這個人比另一位沒有研究卻親自吃過糖的人,更懂得其中的味道嗎?像我學佛到現在,還有很多身心的障礙沒有消除,一直沒有辦法像我的師兄們那樣得深入禪定開真實慧,不過我對於佛法,對於自己有十足的信心,相信只要持之以恆的如法習修,契入這些境界只是遲早的問題。在過去聽經聞法過程中,已能理解所有人畜通通具備的不生不滅的佛性是什麼東西,也認識到世間萬物、自己的身體乃至遷流不息的心念,都只是覺性真心中生生滅滅的影像罷了。因此我雖然還沒證悟,以前那些貪婪、憤恨、嫉妒、傲慢等粗重的煩惱卻已漸漸平息下來,到現在,很少能找到可以令我煩惱的人和事物了。有時碰到順逆境界,無明習氣又會蒙蔽真心,暫時生起煩惱,這時只要警覺到這煩惱不過是些生生滅滅的虛妄念頭,很快又能把自己調整到一種安詳的狀態。佛法講一切事物,生滅的只是假相,其本體從未曾生,也永不壞滅。慧律法師在開示中說:“一切法無生,一切法無滅,你煩惱什麼?!”這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當然,這種較深的思想的確很不容易領悟,不過我們只要肯契而不舍的習修佛法,經常對自己的靈魂做一些解剖洗滌,則每個人都可以漸漸減低直至降伏自己的煩惱。


  爸,我曾寄了許多經書和光碟回去,都是些難得一見的佛法寶貝,您們可以選一些來反復不斷的看和聽,一遍又一遍不斷的重複,時間久了,我們過去生中所種的善根就會被喚醒,從前那種強烈的執著心就會漸漸鬆動,就能夠漸漸從迷惑走向覺悟,從痛苦走向清涼解脫,那時您們就會明白,為什麼要把佛法稱為“寶”。不過佛法非常多,要選擇一種適當的方法,比如專門念佛、禮拜等,一門深入的習修。此外,若能掌握一些要點,可以少走一些彎路。以下就是最重要的一些要點:




   1、每個人本來就具足無量的智慧和能力,只是被種種煩惱妄想障蔽住了。若除掉這些身心的障礙,人人都可以得到大自在安樂,獲得徹底的覺悟。



   2、一切問題都是自心的問題,所有的煩惱都來源於自己的心。因為我們的心被事物的假相朦蔽,產生錯誤的觀念並強烈的執著這些觀念,所以才苦不堪言。學佛一定要向內找自心的毛病,而不能向外尋求,一味跟外面的環境過不去,要相信一切外境原本並沒有什麼過失,只因為我們執著它,這才成了障礙。


  
   3、如果能千方百計想辦法減低我們的欲望,痛苦就會自然而然停息下來。一旦明白了我們的真心,我們就會獲得永恆的生命。


  
   4、修行不會出現什麼奇跡,它是點點滴滴累積起來的功夫,是一次次在逆境和煩惱中與自己搏鬥而獲得的一種駕馭自心的能力和經驗。



   5、人必須自己度自己,自己救自己。佛陀只是指出我們的問題出在哪兒,並教給我們解決問題的方法,上師的開示和加持,也都只是一種助力,是一種幫助我們解脫的增上緣。我們要照著這些方法去做,這才是最根本的所在。如果我們不肯尋求解脫,那就只好繼續痛苦下去,誰也拿我們沒辦法,即便是佛陀也莫可奈何。



  以上我雜七雜八的扯了許多,說來說去就是希望爸媽能理解一點佛的可貴,從而憐憫我一片苦心,滿我出家的願望。我出家修行,對您們來說也有許多好處。俗話說“一人得道,九族升天”,這是有一定道理的,比如一盞燈發光了,離它最近的一些東西就會先被照亮。我雖沒有能力改變您們自己造下的因果,可是如果將來取得一些成就,那就多多少少一定能使您們也獲益。


  最後再回到無常的話題,這幾天您們看電視報導,地震引起海嘯,吞沒了城市、村落和島嶼,死的人多到沒有辦法統計數字,到處都屍橫遍野,那些剛才還活生生的人,眨眼間變成了喂魚的腐肉!好好的看一看,要趕緊覺悟啊,世間無常就是這個樣子的!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和短促,呼吸之間就是生死兩隔。想想看吧,十幾萬人就這樣一下子死光光了,而我們至少還活著,這就是有福氣呀。據說接下來還會有饑荒、瘟疫等災難,不知還會死多少人,而我們,不用怎麼操勞,就可以吃飽穿暖,一日三餐不缺,相比之下,我們是多麼幸福,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還有什麼好計較的呢?為什麼身在福中不知福,還要無事找事自尋煩惱?可以這樣設想一下:假若換成我們一家人,也通通在這次大災難中死掉,連屍體都找不到,現在試問:還有什麼還俗不還俗的問題?還有什麼被人恥笑的問題?還有什麼結婚的問題、事業的問題?還有什麼沒孫子繼承香火的問題?世間無常,就是這樣,所有一切事物,通通是敗壞不安之相,時間一到,通通都得灰飛煙滅。那麼,還能有什麼想不通的地方呢?還有什麼東西好執著放不下呢?生死的大問題時時擺在每個人面前,我們現在聞到佛法,馬上開始念佛修行,都已嫌太晚,還有什麼好等待的呢?我們非得一定要等到死神降臨的那一天才開始覺悟嗎?


  爸,春節很快就要到了,我決定不回家過年了。我希望明年適當的時候,爸媽能到寺裏來住上一段時間,請上師給您們開示一些佛法道理,也增加我們彼此的溝通和理解。什麼時候您們願意了,我就把您們接到寺廟裏去學佛培福,持齋念佛,求生淨土,永除生死大苦。我祝願家人們平安吉祥快樂,願我姐夫早日康復,願我二哥好好讀一讀《楞嚴經》。


 


**************************************************************


讀後隨想:


愛是尊重、了解、照顧、責任。即使身為父母,養兒育女至他成年,父母照顧子女的責任殆盡,至於兒女是否要出家或出嫁,一切尊重個人決定吧!


中國人根深柢固"養兒防老"、"未雨綢繆"觀念牢不可破,總認為千辛萬苦拉拔兒女長大,子女光耀門楣之餘,也要及時報答父母,這才是幸福美滿。是這樣嗎?這是我所企求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