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一老猶有一寶」這句順口溜只限於老人家仍有餘力可協助年輕人的時候吧,老者一旦年老力衰、乏力庇蔭後代且需子女照拂時,父母便成子女的累贅,恐怕再也未必如此「寶貝」了!客語俗諺:「爺哀(父母)惜子長江水,子孝爺哀擔竿(扁擔)長」,先母生前常言,爺哀惜子水往下流、順其自然;子女孝順潑水上天、難上加難,因此她糖尿併發腎衰竭,需要洗腎時,她抵死不依,說會拖累子女云云,最後仍請外勞照顧二年餘,因心肌梗塞卒逝,得年73;我父更沒食祿,45就因「上部消化管破裂」庸醫誤診而英年早逝,所以曾發願,結婚對象務必雙親健在,以彌補幼少失恃之憾。


 


30年幸福美滿一幌而過,當年的寶貝垂垂老矣,亟需我們反哺報恩,為什麼有這麼多的計較與怨懟?


 


當我和老公兩人日、夜輪替奔波大甲光田和通霄婆家,照顧病重(一度病危)的婆婆,還有飲食起居無法自理的公公時,感恩小小姑給我最實質的支持與協助,我兒甚至建議先把阿公安頓在安養中心,我老公卻說:「他是我爸爸,除非萬不得已,我自己可以應付得來,再研究看看!」兒子也拿來申請外傭的簡章、表格,他老子忙到沒空「研究」──老大不點頭,弟妹、兒子也沒輒。


 


有時才作完飯,還來不及用餐,又要跟公公搓屎洗身,手洗了沾了糞便的衣褲,清理善後,餘味猶留手中,心中五味雜陳。隔壁的阿忠大哥的阿娥嫂一聞訊就忙不迭地送來棉手套和橡膠手套各兩副、還有多副薄橡皮手套,教我要如何如何使用;阿忠大哥僅是歐老爹的養子,但夫婦倆事親至孝,阿娥嫂以紅斑性狼瘡患者的羸弱之身,甚至要替便秘的公公摳硬便便……而歐老爹的獨生女卻對老父病痛置若罔聞。


 


手中捧著阿娥嫂送來熱騰騰的四神湯,點滴在心頭、典範在眼前。


 


世上豈有「公平」這兩字?人心不同隔層皮,父母、子女,緣深、緣淺,怎能計較的了!我弟要我「甘願做歡喜受」;好友勉勵,公婆就是妳的感恩戶。


 


當然我絕對「莫忘初心」──因為我老公永是我的至愛!愛他,就要愛他的所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