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是個甚麼美麗的因緣,讓我接觸到國小客語教學。

一切都是上蒼的旨意,讓我隨緣任運做好我自己。

今早,晨運畢,正更衣準備上學去,

福至心靈,小朋友的打油詩:

【星期一,猴子穿新衣】湧上心頭,

我到了教室,隨手寫下板書:客語版的

[星期一,猴仔打第一;

星期二,猴仔恁細義;

星期三,猴仔著新衫;

星期四,猴仔去看戲;

星期五,猴仔愛嫁女;

星期六,猴仔去斗六;

星期日,猴仔漆油漆;

(禮拜天,猴仔蹶上天)]

也教了小一到小三的小朋友唸謠。

我自己感到歡喜,然而小朋友是否有壓力,正在觀察中。

畢竟,現在小朋友的年輕爸媽本身就不太使用客語鄉音,加上配偶不同是客家人,在家庭裏要全盤以客語交談,簡直緣木求魚難上加難。

有些小朋友說他祖父母爺奶輩會說鄉音,然而很少有三代同堂的折中家庭,在台北都會區,要保存並傳承客語不是一件簡單可行的事。

前兩週,帶小朋友去戶外教學,參觀學校的開心農場,認識蔬果。在教室先教了

番茄(toˇ-ma-doˋ)、吊菜仔(茄仔)、包粟、辣椒仔、七層插(塔)、調羹白、細竻瓜(瓜哖仔)、王菩......

結果現場搶答,沒幾個人會[現學現賣],因此母語教學的窘狀可見一斑。

然而若全面停歇,那麼只有加速母語的死亡。

前一陣子台東縣長批評母語教學的浪非公帑之說,引發專家學者一片撻伐。

殊不知,在地文化的保存端賴母語語言文字的傳承與紀錄。

咱客語文字書寫的呈現方式,也是見仁見智、頭角崢嶸、據理力爭、各有看法。

我不清楚,母語文化的盛載是否還有沒有明天?就像中華民國的存在還有明天嗎?

 

arrow
arrow

    阿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