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最夯的電影,搶先看!我剛看完之後,滿有感觸,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將會老,都應該看看!很不錯的電影,希望你也會喜歡!下面有youtube的鏈接!


桃姐修复版完美画音同步


桃姐》(A Simple Life)是一部许鞍华执导、刘德叶德主演的香港剧情片,于20119月首映,中国大陆与香港分别于201238日、9日上映。


2011728,本片入68届威尼斯电影节竞赛单元[3]为许鞍华首部入围威尼斯影展的影片,也是刘德华继2010年的《通天神探狄仁杰》后主演的电影连续两年参与角逐该影展奖项[4]


201199,本片获意大利平等机会委员会率先颁发的平等机会奖(Equal Opportunities Award),表扬此片彰显女性和弱势社群在社会享有同等地位。910闭幕礼的上午,许鞍华连夺两奖:天主教人道精神组织Signis颁发的特别表扬奖,表扬电影传达服务他人精神信息;意大利一个权威电影组织亦颁发名为La Navicella奖给《桃姐》,表扬电影充分传达人道精神。叶德更凭此片夺得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女演荣,成为首位获得该奖的香港女演员。


20111126,本片勇夺金马奖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女主角三项大奖。


本片改编自真人真事,讲述一位生长于大家庭的少爷Roger与自幼照顾自己长大的妈姐家佣桃姐之间所发生的一段温暖人心的主仆情故事:钟春桃(桃姐)自13岁就到梁家当佣人转眼60过去,她已伺候了梁家老少五代人。后来,梁家人有的去世有的移了民,近十年间只剩下桃姐和梁家少爷罗杰(Roger)在一起生活。主仆两人相处颇有默契但很少交流。后来有一天,桃姐突然罗杰把她送去老人院,由此展开了一! 段触动人心的主仆情


 


http://www.youtube.com/watch?v=9muD0lSDJ3s&feature=player_embedded


      


 **********************************************


感恩美雲嫂分享
       


 一早起床,我一口氣就看完了!


平實感人的電影,正如英文片名《A Simple Life


簡單的生活,


每一個人恰如其分,過完他的一生,


認真執行自己的本分,


終將獲得身旁親友的肯定。


夫復何求?


 


片首


桃姐一早採買,回家伺候少爺吃早飯。


乾淨俐落的交代,接著從劉德華飾演的羅杰[大監製]跟徐導、銀行應對,可知他能力高明,社經地位頗高。


 


等這位在家做了60年的老工人,被送進朋友開的老人院之後,


 


有一段:


羅杰在家和小學死黨打橋牌,吃桃姐先前做好冰櫃拿出的滷牛舌,去電給正在老人院接替打麻將的桃姐,桃姐開心的合不攏嘴的畫面,印象深刻。


 


這部片子,葉德嫻演活了一生未婚、卑微認命的幫傭小女人,兩度中風,最後死於肺積水。全片樸實無華、未施脂粉,難得展笑顏。


 


其中有多場主僕倆對口閒聊的橋段,對話簡潔雋永,予人豐富遐思。


比如--


倆散步時,巧遇新人結婚娶親人群,


主僕互虧對方「眼光高」。挺有意思。


 


荒涼城市中,美就存在於人與人之間稀鬆平常的味、嗅、視、聽、觸覺的感動。美就是愛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每個人都必須擁有自我的一份自信、尊嚴的美


 


恁仔細


承蒙你


 


祝福


日日美    時時好




  感恩A-der啵棒的影評:


 


<桃姐>http://tw.myblog.yahoo.com/jollyroger-rodinader/article?mid=21194&next=21185&l=f&fid=38



***************************************************************************




































http://tw.mg30.mail.yahoo.com/neo/launch?.rand=fhajtdpvbpkb9


北市e週報第562期 




看完「桃姐」學習面對「老」【文/黃明秀 臺北市教育e週報編輯】




 一向對香港電影敬謝不敏,總是無法忍受他們荒繆的劇情與誇張的演出,金馬獎「桃姐」榮獲最佳導演、最佳男女主角三大獎,讓我對「桃姐」一片充滿好奇期待。



 電影「桃姐」中,沒有街頭槍戰、汽車追逐、煽情床戲,也沒有刻意的渲染和催淚劇情,「桃姐」是一首節奏遲緩的慢歌,主人翁Roger及桃姐兩人相依相扶,尋常日子裡的平淡生活細節,整部電影就這樣緊緊扣人心弦。



 桃姐自小在梁家整整當六十年傭人,從少女到年邁奉獻青春,無微不至的服侍梁家三代,梁家人多數移民國外,在香港僅剩下在當製片的小少爺Roger與桃姐一起生活,少爺因工作時常東奔西跑,鮮少在家,但兩人相聚時的互動與默契,早已超越主僕關係,反而較像母子般的親密。



 有一天,桃姐突然中風,無法自主行動,Roger十分擔心,桃姐不願成為Roger的負擔,也為了減少Roger照顧上的麻煩,桃姐主動要求住進養老院。從桃姐住進養老院,我們看到住進養老院的老人們,各有各的生活背景與理由,有自恃甚高的,總對其他人毫不留情的指責辱罵,誤以為自己仍在職場,位高權重;有子女斤斤計較如何分攤養老院費用;也有的老人被子女帶來後,從未有人探望過,只能呆坐終日引領期盼,卻不可得。桃姐住進養老院雖是莫可奈何,但養老院裡上上下下的人都知道桃姐有個乾兒子隨時會來探望她,帶她去餐館打打牙祭,也會給她一些錢零花,Roger並非刻意的細心照料,在別人眼中桃姐算是幸福的。



 在許鞍華導演的安排下,「老」這個嚴肅的話題,跟著鏡頭,隨著劇情,引發觀眾的省思。養老院裡的老人是寂寞的、無助的、無可奈何的,一場中午吃飯的戲,一群老人排排坐,座位前一盤自己的午餐,工作人員坐著帶有滑輪的椅子來回餵食,不知老人們是否品嚐出食物的美味。中秋節到了,公益團體、演藝人員帶來表演、月餅,只是拍完照錄完影,工作人員將月餅一一收回,原來那是道具,並不是真的送給老人們的賀節禮物,充滿諷刺。逢年過節,養老院的老人們只能無奈的迎接一批又一批滿足自己愛心的探視人員。最令人驚懼的莫過於救護車的尖銳警笛聲,最令人傷感的更莫過於哪個床位又被清空,床位主人已往生離去。住在養老院裡的老人們,怎能不惴惴不安的過日子呢?



 看完「桃姐」,葉德嫻和劉德華看似平淡卻又如火純青的演技,將整部電影以輕柔溫馨的步調呈現,這是一部相當成功的電影,頻頻得到大獎實至名歸。但我對於隱藏其間的老人照護深感憂心,高齡化已成為世界趨勢,老年照護引起高度關注,老人照護卻不能單由養老院完全負責,如何讓老人不成為社會負擔,也能發揮所長,需要更多人集思廣益。每個人都會「老」,以什麼心態迎接「老」,準備「老」,也是每個人面臨的重要課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