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豬的話題最近在台灣成為一種顯學,從菜市場到學堂,從市井小民到達官顯貴,大家都「開口成豬」,而且一口同聲讚揚「台灣豬」,還特別為台灣豬設計了貼標。當然,這些討論都建構在政治的層面,大家也很清楚,當事情被政治化之後,就沒有是非可談,只剩下口水噴沫 !
撇開政治話題,豬自古以來就是人類最重要的肉品來源,台灣早期的農家,幾乎家家戶戶都有養豬,賣豬的收入可以貼補農收的不足,我記得小時候家裡養的豬是台灣黑豬,個頭不大,慢慢的有人引進國外的品種,皮膚較接近白色,體型大,成長速度也較快,原有的台灣黑豬就沒人養了。
其實,早期的黑豬除了提供肉食品外,它曾經為我們立下汗馬功勞—「豬鬃」,
「豬鬃」的質地粗、油亮、彈性、韌性、和耐摩性都很好,是一種天然的製刷原料,在石油化工產品如尼龍發明之前,「豬鬃」是重要的戰略物資,「豬鬃」做的刷子是上油漆和清理軍械品無可替代的物品,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當時的國民政府和德國的「中德合作」中,「豬鬃」是德國點名需要的戰略物資之一,抗日戰爭中,國民政府又用「豬鬃」和美國換取了大量軍火。
世界各國的存錢筒,以豬為主題的居多,但能把造形做的如此逼真細膩,就只有這隻,勻稱的形體與優美的姿態,比例和諧栩栩如生,「豬鬃」的線條寫實而精細。↓

637178.jpg

634889.jpg

以上文圖感恩

撲滿達人劉員外的分享。

*********

我的婆家聚餐無肉不歡,

尤其婆婆的爌肉更是一絕,曾經賣過肉粽遠近馳名。

家學淵源,我也學得獨門絕學。

每日午晚兩餐肯定有爌肉或白切肉。

住在通霄小鎮,感受不到美國萊豬的威脅。

對門肉攤的美華小姐總替咱家留下我們最愛部位的豬肉,

因為我們的確是大客戶。

感恩  印尼穆斯林照顧婆婆的移工入境隨俗,

並不排斥吃豬。所以,

她也燒得一手豬肉料理。

還會用印尼粉做豬肉貢丸咧!

感恩

祝福

 

arrow
arrow

    阿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