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壯亭』位於新北市新店區新屋路台9甲 線約6.8K處,路過原本以為是休憩


涼亭,看到迷你型石板結構建材,更以為是古老的石板福德祠,靠近仔細看


字,竟然是供奉『民壯公神位』。這座神奇的小廟宇,可能是全台唯一祭


前清時期閩南籍人士渡台墾荒,不幸客死異鄉的先民寄留居所。


台灣歷史片字不談墾荒時期,唐山人在台灣墾荒的悲慘心路歷程,也隱瞞唐山人


欺凌詐騙台灣原住民的茍當,但這段辛酸往事,後代子孫不能不知,也不能遺忘,


否則將愧對先民的滴滴血淚,也對不起權利產業被唐山人奪取的原住民。就如同


『民壯亭』存在的歷史可能超過兩百年,但大台北地區的歷史學家或文史工作者


,能視而不見揭開其神秘面紗豈不怪哉?


明清時期自大陸東渡台灣的墾荒者,以閩客籍人士為主,但閩籍人士約提早了五


十年,因此閩籍人士分布於台灣沿海平原或河川兩岸,客籍人士則偏向丘陵地及


內山。當時年代,台灣沿海平原或河川兩岸,係屬平埔族聚落,內山則為高山族


部落及活動範圍。


我們必需承認,無論平埔族或高山族,原本就是台灣這塊土地上的主人,十七世


紀起,來自唐山的漢人紛紛入侵台灣開山闢地,必然會與土生土長的原住民發生


搶奪生活物資的衝突。唐山人受教育程度較普遍,文化知識水平相對較高,平埔


族或高山族,既與外界無聯繫,無文字也無教育,自然是飽受入侵者不公平的欺


凌與壓迫。


唐山要到台灣,必需經過台灣海峽險惡的『黑水溝』,前清時代僅有風力帆船,


渡海者十有七八會葬身海底,因此當時嚴禁女子或家眷冒險送死,跨海來台墾荒


者,均係獨身的未婚男子,閩南人稱為『羅漢腳』,客家人則稱『單身哥』。


在唐山吃香喝辣的書香公子,不會冒著生命危險到台灣披荊斬棘,來台者既是『羅


漢腳』或『單身哥』,就如同『客家本色』的歌詞:『唐山過台灣,無半點錢,剎


猛打拼耕山耕田』。孤家寡人到異地打拼,要懂得依照輩份敬老尊賢,有好康的


才能分到一杯羹,成功了可以光宗耀祖娶妻生子,失敗了只能顛沛流離客死異鄉。


前清時期,不幸客死異鄉的孤魂,有義民、民壯及萬姓(萬應)三種類型,性質


上都屬沒有親人收屍的無名氏。清朝年間,台灣發生朱一貴及林爽文抗清事件,


因閩客間也發生族群爭端,客籍人士乃合力組成義勇軍,協助清廷圍勦閩籍的朱


一貴及林爽文兵團,不幸戰死的客籍義勇軍,屍首合葬處稱為義民塚』,民間


對亡者尊稱為義民爺』,清廷政府表彰賜封為『義民廟』。閩籍的單身墾荒者,


居無定所四處為家,無家累也無後顧之憂,所屏障的方式就是依靠『屯首』。『屯


首』是早期墾荒發跡的唐山鄉人,為固守產業必需在村庄外圍設隘站(隘寮),


以防護平埔族或高山族侵襲,自得糾眾或僱請『羅漢腳』組成民兵駐守,衝突或


戰爭難免造成傷亡,不幸戰死的羅漢腳民兵,即被稱為『民壯』,意指『為保護


村民而犧牲的壯士』。至於因天災地變、流行疾病、族群衝突、不明原因或集體


喪生的骨骸,聚集一起合葬的墓塚,則統稱『萬姓公』或『萬應公』。


現今宜蘭縣的壯圍鄉及毗鄰的一部分宜蘭市地區,舊名為民壯圍』,原是平埔


族噶瑪蘭人的聚居地,閩南人到此拓殖開墾初期,為爭地而不時與平埔族噶瑪蘭


人發生戰鬥事件,閩南人為求自保,乃在屯墾區四週設隘站(隘寮),並僱請『羅


漢腳』日夜巡邏防守埔族噶瑪蘭人襲擊,但仍無法避免不幸得偶發事件。個人幼


年時,數次聽過先父提及,某世代宗族因原住民半夜出草,一家七口慘遭砍頭事


件,二十多年前重修族譜時,發現第16世二房臨賜公一家七口同日辭世的記載,


經請教堂叔公始知,即是當年慘遭原住民半夜殺害的宗親。


經考據,『民壯亭』也有相同的歷史背景。唐山人未來台灣前,現今的新北市新


店地區,是原住民泰雅族的聚居地,清朝時期,閩南籍人士的開墾不斷向新店內


山推進,自然侵略到泰雅族人的傳統領域,也造成泰雅族人的反擊。閩南籍人士


為安全防護,在墾地外圍設隘站(隘寮),僱請『羅漢腳』組成民兵日夜防守,


隘站(隘寮)自然成為兵家爭戰之地。同理,為生存而戰鬥非死即傷,長年累


月的戰端,不幸戰死的『羅漢腳』必定不是少數,而戰死的『羅漢腳』都是未婚


的單身男子,即以『民壯』名義設塚埋葬,並以『民壯公』名義奉祀,以感謝其


為鄉民奉獻犧牲的尊崇。


『民壯亭』為約 三坪 大的兩層式水泥亭,下層仍是原始的石硼式廟身,廟內供奉


石雕『民壯公』神位,上方加蓋涼亭式新廟,亭基比路面低約 一公尺 ,在大台北


地區,有足夠理由列入歷史建築或古典文化資產,可惜台灣製的不值錢,教育部


不會列入歷史教材,地方政府不會列入歷史建築,只因他們生錯時代,既沒有生


兒育女,後代人只當孤魂野鬼看待,路過的人不會多看一眼,來此燒香祭拜的善


男信女,有幾人能知道這段辛酸的血淚史?又有幾人能感恩他們的付出,嗚呼唉


哉!阿彌陀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