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此一說:有包餡的叫湯糰,元宵;小顆沒餡的叫湯圓──客家稱「雪圓」、「惜圓」。


昨天午時,我正在廚房燒烏魚豆腐味噌湯後,婆婆交代要煮鹹湯圓。


只見她將剛買回一斤65元的茼蒿和芫荽洗了又洗,之後被老公請出廚房,跟美國的六叔+六嬸skype。


(自從婆婆在小姑陪同下到美國省親一趟,她跟四嬸兩妯娌更有說不完的話題。


感恩六叔+六嬸對我們的關照。)


婆婆交代魚湯&圓仔湯都要煮ko-koˋ,湯水儘量少。


燒好魚湯,靈機一動,想起我娘從前煮鹹的[牛汶水]──漉湯粢,用大量乾溼蘿蔔絲和蔥蒜、肉絲、高麗菜等,於是將燙好的湯糰、茼蒿撈起,跟婆婆老早爆好的香菇、油蔥一併和好。


等婆婆一看到我的成品,臉都綠了!直說:「沒湯的圓仔,怎吃?


沒料到,太好吃了!沒豬肉的調味居然好吃到舌頭都會吞下去!感恩婆婆的爆香,讓這鍋乾燒的鹹湯圓大大增色!



恁仔細


承蒙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